9月7日,電化分公司炭材預篩分振動篩篩網拆除及流程優化改造順利完成并投入運行。該項目通過大膽創新與工藝優化,成功破解設備效能低下、能耗高企、安全隱患突出等難題,預計年節約成本超1.6萬元,同時實現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升,標志著公司綠色低碳轉型邁出堅實步伐。

原炭材預篩分振動篩篩網因長期封堵,已完全喪失篩分功能,淪為J1至J2皮帶間的無效轉運節點。該設備配備7.5kW電機2臺,單班運行4小時(冬季防凍期延長至6小時),年耗電量達2.55萬度,電費成本約1.2萬元。同時該設備維護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年均潤滑保養、部件檢修、篩網清理及漏料處理等綜合成本約0.4萬元,且除塵系統運行產生額外能耗。此外,狹小空間內的檢修作業存在機械傷害、粉塵吸入等多重安全風險,成為制約生產的“卡脖子”環節。
面對挑戰,電化分公司迅速成立攻關小組,經過現場技術論證,最終確定“拆除冗余篩網+重力直送”的改造方案。項目團隊充分利用廠區閑置的DN600不銹鋼圓鋼,定制化設計大傾角耐磨溜槽,通過優化下料角度與表面處理工藝,確保蘭炭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實現流暢轉運。同步取消原除塵系統,減少設備冗余配置,形成“物料自流+密閉輸送”的全新模式。
改造后效益十分顯著,在能源方面,徹底消除了電機空轉問題,年節電量達2.55萬度;成本上,停用了潤滑維護、篩網更換等作業,年節約直接成本0.4萬元,綜合效益提升超過1.6萬元;安全層面,消除了1處受限空間作業風險點,減少了1個揚塵污染源,作業環境粉塵濃度下降90%以上;效率方面,轉運環節減少,設備故障率降低,有力保障了系統的連續穩定運行。
“此次改造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與安全效益的雙贏,更驗證了通過工藝優化挖掘降本潛力的可行性。”項目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電化分公司將持續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專項行動,重點攻關物料轉運系統智能化改造,構建“安全高效、低碳環保”的生產新格局,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劉耀邦)


2025-09-09
101
信息員